本报讯(记者张原李宁馨实习记者魏天权)“社会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日前,天津市政协围绕“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委员与市教委、民政局、残联、红十字会、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协商如何更加有效地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天津市政协多年来一直关注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发展,今年将“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选定为对口协商会重点议题。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等地走访调研,先后5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首先政府应当发挥在志愿服务中的引导作用。”周克丽委员建议,政府应通过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志愿者保障体系、加强志愿组织的培训、建立良好的激励回馈机制以及去行政化等方式推动引导志愿服务的发展。
“关键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张宝义委员提出建立训导制度和服务制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别志愿服务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权力下放让志愿团队能够灵活高效运作,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以此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25.3%的家庭存在放学接孩子困难问题,而放学在下午3点半左右的学生家庭中接孩子放学困难的比例达到了59.4%。”张士敏委员的一组数据引起与会者共鸣。她建议在社区居委会主导下成立儿童帮扶志愿者队伍,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要给予帮扶志愿者充分的支持,动员社区内从事过教育工作、卫生护理工作以及其他社会工作的热心人参加儿童帮扶志愿服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会上,委员与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我们要积极开拓思路,主动实践作为,为志愿者创造积累服务经验、锻炼服务能力的条件,不断提升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市政协副主席刘长喜认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科学发展。他要求市政协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总结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以政协信息专报的形式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与会的市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委员意见建议,表示要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尽快落实到工作中,不断完善天津市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摘自人民政协报2017-09-04期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