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资料 》 史海撷贝 》
如东地名散谈——第八章(第2节)
发布日期:2017-08-07

第二节 祠堂


旧时,兴旺家族都会兴建祠堂,以供奉祖先牌位,聚会族人,传承祖训。这种寺庙式建筑一般称之为家祠、家庙、享堂、观音堂等,十分庄严肃穆,令人敬畏。

家祠。

何家园家祠 位于曹埠西南部,今属曹埠镇堤南居委会30组。清咸丰年间,饮泉西部何家园掌门人、举人何广荣(字敬之)创建此祠。家祠3间瓦屋,西间供奉何氏祖宗牌位,堂屋供奉观音和眼光菩萨,东间供奉土地公婆。何氏家族先人按通、金、广、北、毓、维、灵、基、鸣、奇、永字辈写在家谱上,藏于家庙神龛中。逢年过节,何氏族人都会前来烧香祭祖,亦有外姓前来造访。由于其时此地偏僻,少有庙宇,人们即以何家祠为庙,时常有病者前来求取仙方,或因事至此敬香拜佛,许愿还愿。每年春天,周边居民即集资邀请民间艺术团体至庙前搭台唱戏。届时观众云集,热闹非凡。

张家祠 位于浒澪东首,今属栟茶镇浒澪居委会境。据说,此祠由张氏族人集资所建,规模较大,为一进三堂。一进,大门,为飞檐拱门,门前两侧有石狮镇守。二进,过道,供香客、游客休息闲坐。过道以北为青砖铺地天井,两侧建东西厢房。三进,大殿,为3间7架梁大瓦屋,内供张氏列祖列宗牌位。牌位红漆木身,高达1米,上刻有金字祖宗名字及世代顺序。所有牌位皆以世代有序排列。每年清明、七月半、冬至各节,张氏各户当家人赴家祠祭祀祖先。届时,由家族统供三牲供品,然后族人按辈分依次焚香掌烛,烧钱化纸,叩首礼拜。整个场面既热烈又庄重。

丛家家祠 位于双南东北部,今属双甸镇丛家坝村境。据称,此祠建于300多年前,占地约6亩,四面环水,仅在东南角留有进出码头。码头外立有石质牌坊,坊下配有一对石鼓。在此独立园基内共有大小房屋30余间,分成东西两院。东、西二院相连相通,但建两座大门。因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东”为上首,所以东院供奉神佛。西大门外两侧静卧着一对石狮,似乎是丛氏宗祠的守护神。进西大门即达敞厅。敞厅内悬挂着100多块历朝历代朝廷和官府授予的匾额。敞厅之后是西大殿。内供丛氏家族列祖列宗。丛氏族人称此殿为“祖堂家庙”。在西院还收藏着丛氏家谱、家训、家规和辈序。今有一套家谱由后裔丛永荣珍藏。丛氏家训为:“修身养性,明德明理。勤俭齐家,亲亲孝悌。敬业敬事,忠国公义。族规社典,宜戒宜训。”丛氏家规为:“凡我丛门子孙,不孝不轨者不得入家门,不得进家祠,不得登家谱,不得葬祖坟。”其字辈是:“一林中方,合之乃盛,世其永昌,猷远懋启”。

曹家祠 位于河口西南部与袁庄交界处,今属河口镇花园头居委会境。此宗祠由当地曹氏一世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有山门、中殿、大殿、厢房数十间。山门前有石狮一对,中殿为祖堂,祖先牌位陈列于梯形精致木架之上。木架上下几十层,共供牌位近千。大殿内供奉大小不等的神佛像近百尊,其形态各异,彰显塑工之精湛。厢房为僧侣和各种生活用房。每年清明节前后,曹氏族人各带祭品酒菜前来祭祖,凸显深厚的宗族意识。

符家祠 位于于港东南部,今属河口镇荷园村境。据称,此祠系清道光年间(1821—1850)大地主符松泉所建。占地四五亩,四面环水,为四合院式建筑。其独特之处有三:一是为符松泉一支独建独有,内供符松泉四代直系祖先牌位,不对符氏其他支系开放。二是殿堂正上方悬挂的横匾上“符家寺”三个金字闪闪发光。三是庙田面积达80余亩,驻庙僧侣的生活等费用均由收取的地租并放债收息所提供。符家寺所供神佛像神态各异,有的笑口大开,有的面目狰狞,有的慈眉善目。传言弥陀佛像更为奇特,但凡有人前来供奉果品,它便笑眯着双目;如若有人偷吃供品,它就睁开双目不转睛地盯着,让人发怵,知难而退。如此传说使符家寺更添神秘色彩。

家庙。

於家家庙 位于原五义乡政府驻地附近,庙侧一桥即名家庙桥,今均属丰利镇家庙桥村境。据传,早在宋代於氏有一先人在河北宛平县任官时,就在家乡创建於氏家庙,以供奉於氏祖宗牌位,收藏於氏宗谱。初时於氏家庙规模较小,堂舍简陋。后经数代人扩建,形成一进三堂规模。

葛氏家庙 位于凌民西南部,今属马塘镇尊三村境。葛氏于明孝宗年间(1488—1505)迁居此地,衍成前、中、后三葛庄。葛氏家庙坐落在后葛家庄。葛家家庙建于四面环水的独立园基上,占地8亩。家庙坐北朝南,为一进三堂的古典式建筑。第一排,五间门堂,居中庙门门楣匾额上雕刻着“葛氏家庙”四个遒劲大字。第二排,敞厅,是族内重大活动和庙内佛事的主要场所。最后一排,三间正殿,是家庙至高至大的建筑。正殿正厅供奉大圣菩萨和观音菩萨,左右两厅供满葛氏2000多位祖宗牌位。正殿大门两侧门柱上刻有葛氏字辈:“朝修善政,家守纯良,保永昌富,四水丛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族中各户家长集会家庙“祭祠”。这一天,由当家师报告庙内佛事祭祀活动和资金使用、余缺情况。所有僧人身披袈裟,诵经做课,红烛高烧,香烟缭绕,磬钟齐鸣。兴盛时期,还请来戏班子演出助兴。中午,庙方备素食、米酒、面条招待族人。

汤家庙 位于岔南南部,今属岔河镇汤桥村境。汤家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又于乾隆四十年(1775)扩建,并置庙田24亩作为岁修。家庙共有房屋20余间,分前后两院。前院大厅供奉西方三圣,后院大厅供奉观音菩萨。在前后大厅中汤氏列祖列宗牌位按世系、辈分有序排列。汤家庙分清明和十月朝春、秋两祭。每至祭期,族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家庙。届时,大家一起祭祖宗,温家训,读族规,叙礼仪,检品行,弘正惩邪,议普善济贫之策。同时还省亲叙旧。在家庙里,不以年龄分长幼,只论字派辈分;没有贫富卑尊,只有亲情平等。由于人数众多,一般需两三天分批祭祀。每批祭祀程序完成后,族人即至素餐厅按辈分入席就餐。每批百余人,尽兴而散。

孙家庙 又分爹爹庙、奶奶庙。爹爹庙位于双甸西街北巷口,今属双甸镇星光居委会境;奶奶庙位于双甸北部,今属双甸镇中心村境。据称,孙氏始迁祖原本是海门人。大约从14世纪中叶起,全球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同时长江主泓北偏。时已成陆的海门县的海岸线纷纷崩塌,退缩。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大片土地坍塌于水下,被迫四迁县址。为此,朝廷下令居民外迁。其间,官府点名一孙姓迁移。孙某同意外迁,但其妻不愿离开故园。这时有人劝说孙妻:“夫到天边妻也行,你怎能不去?”孙妻只得答应随迁,但倔强地对丈夫说:“你先走,我不和你住一起,不离你十里,也要离你八里。”孙某没法,先行定居双甸北2里处,后衍成孙家长庄。孙妻后迁至双甸北乡吴家庄东首,与孙某相距8里。后孙某在双甸西街北巷口建孙氏家庙。其妻也不示弱,在吴家庄东首另建孙氏家庙。从此,人们遂称南孙家庙为爹爹庙祠,北孙家庙为奶奶庙祠。据称,二庙祠所定孙氏字辈不一。爹爹庙祠为12字:“时宜福恒,为同锡正,光于智本”。奶奶庙祠为15字:“宏字光国庭,炳德叶貌远,仁义道克成”。

曹家庵 位于新店西南部,今新店镇曹庵村即以此命名。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兵败赤壁,士兵溃散四方。其中有一部分游兵散勇定居新店之地。其时,此地属东吴孙权所辖,这些散兵不敢公开身份,隐姓埋名,苟安而居。后孙权政权在魏晋打击下归于灭亡,这些人的幸存者及其子孙才迎来出头之日。他们不仅亮出参战赤壁的身份,而且声称是曹操的后代。地方官立即上报,引起曹氏集团重视,获得认可。自此这些人均享受朝廷俸禄,免去兵役,一跃成为当地的望族,并建成此家庙。

管家家庙  位于栟茶南郊,今属栟茶镇三园村2组境。此庙由当地管兆余于1936年创建,有六七间瓦房。在三间堂屋中供奉着菩萨和始迁祖牌位,而各支系祖先的牌位则供奉在东西厢房。

薛家庙 位于饮泉西南部,今属曹埠镇饮泉村4组境。此庙建于民国时期,仅两间前后连体瓦屋。据说是当地薛某为还愿所建。

莫四家庙 位于饮泉北部,今属曹埠镇甜水村境。约在一百四五十年前,此地有一莫姓,排行老四,人称莫四。莫四以挑鲜为主,为人勤劳善良。其信佛敬神,每次下海都要去远处的庙中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多少年来莫四生意越做越旺,以为此乃菩萨相助,便产生了建庙的念头。于是发动了乡邻捐资献物,在自家以南不远处建成一座寺庙。此后这一带渔民、挑鲜人频频到庙中拜佛求神。说来也怪,从此当地的挑鲜人个个生意向好,下海渔民亦无一伤亡。因寺庙由莫四发起而建,邻皆称此庙为莫四家庙,不过此家庙非彼家庙,而是渔民之家的“家庙”。

享堂,又称香堂。

老享堂 位于丰西西部,后所在地划归古坝,又并入岔河,今属岔河镇启秀村3组境。老享堂属丰利镇汪家府门所有。据称,丰利汪氏从丰利至如皋一线,先后共建13个半享堂。其中,在丰西境建有两个半享堂,即老享堂、新享堂,以及未能建完的半个享堂。老享堂是汪氏第一座享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占地6亩左右,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牌坊;二是享堂;三是甬道;四是茔圹。由此可见,老享堂是汪氏家祠与其祖先陵寝合一的建筑群。享堂为四合院,共16间房屋,内供汪氏祖先牌位。

曹家香堂 位于岔南北部,今属岔河镇南桥村2组境。据传,曹家香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又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902)增扩改建。扩建后的香堂占地20亩,为一进三堂的四合院。香堂主家是祖居岔河镇的曹氏。曹氏乃书香门第,名望贵族,富甲岔河镇,有曹半街之称。早年,曹氏家族在岔河东南乡的百亩私田中建祖茔,后又建香堂,以作供奉先祖牌位,祭祀祖宗之用。

观音堂。

曹观音堂 位于新店中东部,今属新店镇孙桥村4组境。清朝中叶,新店中东部之地居住着杨、曹两大家族。其中杨氏一族更为兴旺,并兴建了家祠——杨家祠堂。至清道光年间,曹氏家族出了一位代表性人物曹绣春。据传,曹绣春虽无功名,但在族中乡间颇有名望。道光九年(1829),曹绣春四方筹集资金,紧挨杨家祠堂建起曹家观音堂。占地40亩。其中,10亩建观音堂舍;20亩作庙田,由驻庙僧侣耕种;10亩为公坟地,供族中穷人墓葬,名“典儿坟”。观音堂为四合院,大门厅上方悬挂着“观音堂”匾额,颇为气派。四合院内后殿为曹家祠堂,是观音堂的主体建筑。每年清明节上午,除妇女和招女婿外,全体族人都必须至祠堂祭祖并参与议事。从此,此地即以曹观音堂为名。

季观音堂 位于新店西部,今属新店镇双虹桥村境。据当地民间传说,季家观音堂起源于一场意外际遇。相传早年当地财主季某,一度家难连连。先是幼子夭折,继而母亲患上怪病,遍请名医,非但不见好转,反而变本加厉,如疯如癫,成天大喊大叫,最后在高度亢奋中耗尽。为此季某心力交瘁。一天,一位游僧来到季家,鼓动如簧巧舌对季某说,你家宅基本是一块金不换的活地,现在已成死地,所以你家定有白虎之灾。季某闻言大惊,赶忙请教盘活死地之法。游僧见季某心情迫切,反而沉吟不语。季某见状,领悟游僧之意,立即取来元宝相赠。游僧这才开口说,只有建一座观音救世主的堂宇,并供奉祖先,方能上佑祖宗于阴府,下救子女于水火。季某信以为真,遂建起观音堂。然而观音堂刚落成不久,年事不高的父亲又猝然谢世。此时,季某方知上当。原来游僧途径此地,已从乡民口中得知季家所遇厄运,故而登门诈骗钱财。其实当时瘟疫流行,死人之事常有,又岂止季氏一家。但是,季观堂及其故事却因此传播致远。

於家观音堂 位于五义西部,今属丰利镇东葛庄1组境。相传清光绪年间,此地一片荒凉。一天,两牧童在此放牛,做了一个泥人,酷似观音,又拣来砖块搭成小屋。此后两牧童以草秆当香,经常参拜。不料泥人风吹不动,雨淋不化,经年光泽如初。某日早晨,有人远远看见一女在此地块撒种,赶忙走近观看。那女子见有来人,瞬间不见踪影。过了一段时间,这块地上长出一片茂盛的观音柳。一时间,民间盛传此乃观音福地。当地一於姓富户闻知此事,抢先出资在观音之地盖起一座寺庙,在大殿内供奉观音和祖先牌位。人们遂称此庙为於家观音堂。后经扩建,观音堂成一进三堂,即门堂、敞厅、观音殿。至此,於家观音堂名声更大。

何家观音堂 位于新店南部临近通州交界处,今属新店镇新店居委会境。在原新店乡夹路村境曾集中居住着七八户何姓人家。据称,这些何氏的祖先为安徽庐江人,于明代初期始迁此地。何氏族人宗族观念浓厚,故建此宗祠。

丛家观音堂 位于岔河老街西首,今属岔河镇镇区境。丛家观音堂乃岔河西北乡丛家庄丛氏家族的家祠,又称丛氏支祠。岔北丛氏是双南丛家坝丛氏的分支。本来丛家坝早年已建丛家家祠,丛家庄族人每年皆前往共同祭祖。既然如此,丛家庄为何另建支祠呢?据说是因一桩意外纠纷所致。

据称,清代后期岔河北郊曾有一吴姓大财主,所生一子奇貌异相,两肋骨为整块,人称“整肋骨”。“整肋骨”力大无比,生性好斗。其时吴家有一座祖坟坐落在岔河老街西首以北一箭之地。此坟日可见串场河上无数来往船只的纤夫,晚可观岔河万家灯火,被人们称为“日顿千人首,夜观万盏灯”的风水宝地。为此,吴某特命“整肋骨”看管祖坟,以防被人破了风水。

清同治年间(1862—1874)某年的一天清晨,丛家庄的少爷丛慰轩及其随从共5人骑马到岔河游玩,途经吴家祖坟。一马在坟前拉屎,恰巧被“整肋骨”发现。“整肋骨”二话不说,将丛慰轩拉下马来,强令丛清除马粪。丛慰轩不屑与之争辩,同意借工具前来打扫。然而“整肋骨”不依不饶,非要丛手捧、衣兜马粪运送远处,在坟前竖红挂彩。丛慰轩知道“整肋骨”强悍刁蛮,不可理喻,只得忍气吞声,一一照办。丛慰轩受此侮辱,越想越恨,决定实施报复。经深思熟虑,终于想出发泄办法。一天深夜,丛慰轩请了几位能人潜至吴氏祖坟南一箭之地,挖泥掘坑。倒入黄豆,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瓷质观音像置于坑中,然后盖土填平。若干天后,天降大雨,地下黄豆遇水膨胀,将观音像顶出地面。地下“长出”观音像的消息立即轰动岔河镇。丛慰轩借机大造舆论,观音显圣,应造观音堂。不久,丛慰轩便拉来木材、在“观音显圣”之地建起观音堂,并在堂侧建一间瓦屋供奉祖先牌位。从此,丛家观音堂替代了吴氏祖坟“日顿千人首,夜观万盏灯”的地位,丛慰轩亦出了受辱的怨气。

徐观音堂 位于新光西北部,今属苴镇街道办事处刘埠村33组境。据称,明代初年有江南昆山徐氏三兄弟避战乱迁居皋东,分居掘北、丰利、栟茶之地。后掘港徐在苴镇西北乡建徐家观音堂。至掘港徐十五世时,这支徐氏已衍成千户大族,散居南通地区及大江南北。民国15年(1926),十五世孙徐承绶向全体族人募捐,重新修建徐家观音堂,至民国18年竣工。新观音堂为一进三堂,共60余间瓦屋。与其它家庙不同,徐家观音堂于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即观音生日,集合所有族人前来祭祖敬菩萨。这一天,族中先行烧香拜祖,然后按辈分依次跪拜祖宗。中午,由住持招待族人素面午餐。就餐时,每桌8人,每批二三十桌,分四五批乃至七八批方能坐完。午餐仅有素面,别无他食。但就餐者吃多少不限,吃饱为止。今徐家观音堂不存,但遗址周边人家仍保持六月十九吃面条的旧俗。

花观音堂 位于岔南东部,今属岔河镇振兴村境。据称,花氏始迁祖于宋徽宗年间(1101—1125)因避战乱逃难至此。初来乍到,这里到处芦蒿丛生,狐兔出没,一片荒凉。然而这里却是远离战乱的安静之地,于是花氏家人就此结庐为舍,安家落户。经数代人繁衍,渐成村落。至明清时,已成当地名门望族,人称所居之地为花家园。在此期间,为规范、整肃族风,花氏家族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族规条文:“为民之道,不盗不娼,不贪不枉,不欺贫凌弱,不畏豪强;祖宗田地,不得抛荒;惩恶扬善,救死扶伤;花氏后裔,永作忠良。”

明成化十一年(1476),时任广西富川县知县的花用之考虑到家族已成规模,应有共同的祭祀之所,遂委托胞弟花再之承建家祠。由于初建家祠规模较小,加之位置不当,数百年后的光绪三十年(1904),族人在花家园东南重建家祠。重建后的花氏宗祠占地10余亩,四面环水,为四合院式建筑。其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在东厢房上间供观音菩萨,其余东西厢房供奉花氏列祖列宗牌位。民间传言,花氏宗祠的观音菩萨最为灵验,有求必应,于是人们遂改称该祠为花家观音堂。每年清明时节,由族长延请精通阴阳术之士算定时日,集中族人至观音堂祭祀祖先。按族规,凡不忠不孝,男盗女娼,抬轿捧盒、犯事坐牢者不得入祠祭祀祖先。因此,花氏族人都以入祠祭祖为荣。祭祖时,重温前述祖训族规,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至今,花氏后裔仍有人能熟记祖训。